專業研磨設備生產廠家
400-990-7918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標準化機構和技術組織:
為促進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提升標準對產業發展的指導、規范和引領作用,我部組織相關單位、標準化機構和技術組織等制定了《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現印發給你們,請在標準化工作中貫徹執行。
聯系電話:010-68205241
附件: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16年10月25日
附件:
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
經歷近二十年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鋰離子電池全行業累計完成產量55.98億只,同比增長5.8%,總產值達到900億元。從包括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關鍵材料口徑統計,總產值超過了1200億元,產業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功能與應用領域的不同,鋰離子電池主要分成消費型、動力型和儲能型等。消費型主要應用于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動力型主要應用于電動汽車、軌道交通、電動工具等;儲能型電池主要應用于小型儲能電源與不間斷電源(UPS)、通信基站儲能以及新能源儲能等領域。
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涉及到的產業鏈主要包括電池材料、電池制造和回收利用等三個部分。電池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相關零部件,電池制造包括電芯制造、組裝和相關制造設備制造等。產業鏈結構見圖1。
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安全等關鍵技術指標,與鋰離子電池的選材、設計、生產等各個環節密切相關,不能僅僅依靠對最終產品的鑒定和測試來保證。因此,單一化的標準體系模式已難以適應鋰電池產業發展的需要,必須以綜合標準化為手段,推進鋰離子電池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標準的制定。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突出政府標準的法規性、基礎性和公益性,以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滿足應用需求為目標,進一步加強鋰離子電池標準化工作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加快產品安全等重點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完善和優化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促進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鋰離子電池標準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水平,初步形成科學合理、技術先進、協調配套的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制修訂標準80項,其中新制定70項(強制性標準3項、推薦性標準67項),修訂推薦性標準10項,總體上滿足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需求。
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主要包括基礎通用、材料與部件、設計與制程、制造與檢測設備、電池產品等5大類、18個小類(見圖2),涵蓋的標準項目共231項(見表1)。
基礎通用標準主要包括術語和詞匯、運輸以及回收利用等,標準項目共32項,其中已有標準3項、制定中的標準10項、待研究制定的標準19項。
材料與部件標準主要包括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標準項目共66項,其中已有標準20項、制定中的標準5項、待研究制定的標準41項。
設計與制程標準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電池組和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制造過程,標準項目共10項,均為待研究制定。
制造與檢測設備標準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生產和檢測過程中使用的設備,標準項目共9項,均為待研究制定。
電池產品標準主要是按用途分為消費型鋰離子電池、動力型鋰離子電池、儲能型鋰離子電池和其他類型鋰離子電池4類,每類標準中包括安全、性能和壽命等。標準項目共114項,其中已有標準27項、制定中的標準8項、待研究制定的標準79項。
(一)進一步加強標準制修訂工作。按照科學合理、協調配套的原則,積極落實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中提出的標準制修訂項目。優先制修訂鋰離子電池相關強制性標準,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制定影響安全的材料、零部件、工藝和運輸等標準,及時修訂相關技術指標已經落后的標準。充分發揮生產企業、用戶、專業機構等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鋰離子電池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做好重點標準的宣貫實施。面向相關機構、企業和用戶開展產品安全等重點標準的宣傳與培訓,推動產業鏈各方認識標準、理解標準,提升生產企業貫徹執行標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強化強制性標準的實施與監督,充分發揮強制性標準的市場準入門檻作用。